非正常音樂家

武劍仙

都市生活

平行世界。
北城的初春,氣候涼爽。
鳥兒自冬日來從未綻放的歌喉,此刻間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59章 小醜竟在我身邊?

非正常音樂家 by 武劍仙

2023-3-17 21:21

  “好家夥,雖然我不太懂,但我大受震撼!”
  “牛B!只能說是牛B!!單說歌詞,就絕對不是壹個檔次的啊!!”
  “什麽叫深度啊,這和男團的作品相比,簡直是降維打擊!”
  “太棒了,身為美術生,李少傑這首歌真的是給了我壹個驚喜。”
  “回想起這些大師的生平,給我聽哭了,世界的熱鬧,出自於孤單。”
  彈幕飄過。
  這只是第壹次首演。
  看不懂的人還是占據大多數。
  不過,不懂歸不懂,又不是傻。
  那種撲面而來的質量感,幾乎任何人都能get到。
  而且,有彈幕飄過的壹些解釋,也會讓人驚訝道,歌曲居然還可以這麽寫。
  不過,也確實有不少人,感覺這首歌似乎不是自己的菜。
  這也是很正常的。
  李少傑的這首歌,本也就不是奔著所謂“市場大眾常見”類型而去的。
  或者說,李少傑也不會去寫什麽市場上很常見的歌曲。
  “就這啊,真的失望。”
  “李少傑就這水平?這啥歌啊,壹點都不好聽。”
  “聽了個寂寞,我沒有任何的感覺。”
  “沒感覺,不過我覺得還可以,肯定還是要比普遍水準高的,不過對比李少傑本人……我是覺得其實沒那麽驚艷。”
  如果說這些,僅僅是正常情況下的評價……
  那麽,這個世界,也不發自以為是的智障。
  如果說,前面這些不喜歡,只是抒發自己感覺,沒有什麽問題的話……
  那有些彈幕,多少就帶點惡臭。
  “真不行,感覺李少傑作曲能力越來越拉垮了,沒有以前那種驚喜感了。”
  “總是感覺這個歌好像聽過,很平平無奇的感覺。”
  “是啊,而且太狂了,就這水平,怎麽配得上《最偉大的作品》這個名字?”
  “唉,江郎才盡了,天才的隕落了屬於是。”
  “恕我直言,這首歌的質量確實不太行,沒有以往的水準了,感覺有點……高不成低不就的,冷門且沒有什麽水準……”
  “流行歌就是流行歌,妳要搞藝術就去搞藝術,這是啥玩意啊……流行不流行的,藝術不藝術的,李少傑妳思想出了問題吧!”
  當然。
  李少傑自然是不會知道這些彈幕的。
  或者說,知道了也懶得回。
  畢竟,沒有誰可以創作出世界上所有人都喜歡的音樂。
  喜歡不喜歡這件事,終歸還是主觀的。
  但其實,只要不是自以為是的站在“專業層次”對歌曲本身的質量指手畫腳……
  覺得不好,也沒什麽。
  只能說不適合妳。
  可高傲的站在制高點,說作品優劣,並且還反過來說那些真正理性分析音樂本質的人高傲的不願意讓人指手畫腳……
  這種人屬實多少有點問題。
  可總是有些人覺得“我不是專業的怎麽就沒資格評價了?”
  其實,倒是不說有沒有資格評價,就算評價了……能有個啥用。
  不說……妳拿不出東西就放狗P,自以為是的覺得不好,問妳哪裏差妳還說不出來的這方面……
  單單就算妳評價了,又能證明什麽呢?
  因為差評,所以人家創作者羞愧的上吊自盡啊,還是作品永遠被打上標簽?
  妳寄吧誰啊。
  啥也不是,誰理妳。
  或者說,不只是音樂。
  科學界……或者各個領域中,這樣的鍵盤俠也從未消失。
  國科大佬展示了壹波他的最新研究。
  如果是理論研究的突破……
  總會有評論說“又不能變作現實,有啥用?”“懂了,數學家證明的就是1+1=2”。
  而如果是實際的突破……
  又會有人說“這有什麽用啊,這麽偏門”“我覺得不是這樣的,應該XXXX”……
  喜歡拿他們道聽途說的標準去碰瓷人家兢兢業業研究幾十年的成就。
  這樣的小醜,滿大街。
  可是,這些人,口嗨,有什麽用呢?
  是能否定誰呢,還是能讓作品蒙塵呢?
  這些人,並不能代表大眾。
  因為真正喜歡的,不少,真正懂得的,也不少。
  而能夠理性的看待問題,即使自己不感興趣,也不會刷存在感的上去踩壹腳,丟人現眼的正常人,更不少。
  等到過幾年,科研成果讓他們受益了,超前的音樂終於懂得欣賞了。
  他們又只會腆著B臉壹邊說好爽壹邊說大佬NB,完全忘了以往自己鍵盤俠的嘴臉與所作所為,然後再壹次對自己不了解的東西指手畫腳,籌備著下壹次的被打臉。
  “笑死,就這還敢說是最偉大的作品?要不要點B臉?”
  “太狂了,還音樂的王,妳是個寄吧。”
  “就這種作品,還王呢?少了個八字吧!!”
  “真的,這種目中無人的態度,是真的令人厭惡。”
  “是啊,本來並不反感李少傑的,但這也太裝了吧!!”
  這些可笑的言論,終歸有人看不下去。
  這才僅僅沒過去多久,便已然有網友開沖那些弱智腦殘了。
  看著這些吐槽歌名,覺得李少傑太狂妄的黑子們……
  李少傑的某位上古老粉,壹位某不知名的小提琴專業研究生,被這群無知者的言論給氣笑了。
  本來壹開始,其他的言論,到時沒讓他有什麽感覺。
  不喜歡是很正常的。
  而那些自以為很懂,非要秀壹波存在感,攻擊李少傑“江郎才盡”“這歌平平無奇”“單純就只能算致敬,沒什麽亮點”“質量壹般般”的沙雕……
  也沒讓他有什麽波瀾。
  畢竟,對這種人,解釋也沒用。
  不過,那些黑歌名的人,真真是讓他繃不住了。
  於是,便忍不住@了這些評論者,發布了壹條動態。
  【真真笑死,妳們這些黑子,黑都能黑歪來。】
  【我屬實不忍直視妳們的智商與理解能力了,李少傑這首《最偉大的作品》,意思並不是這首歌就是最偉大的作品,而是在闡述作品中最深層次的理念內核。】
  【即“藝術”是人類最偉大的作品,以及“品嘗孤獨被世人不理解但堅定不移的貫徹自己理念,並且將理念傳遞給後人”這種精神是藝術家最偉大的作品。】
  【我看妳們的評論屬實是給爺整樂了,真就老婆餅要送老婆是吧,下次黑之前,多少動動手,百度壹下歌曲裏出現人物的生平再說好吧?!】
  旋即,便貼出了李少傑歌曲裏,出現的那些名家們的生平。
  不得不說。
  趕上了壹個剛剛好的時間點。
  此時,李少傑的作品剛剛發布。
  很多人還聽得壹臉懵。
  興奮的是那些了解壹些相關知識的人,而開口黑的則是壹群自以為是的傻子。
  正常人都還等著來幾個大佬解釋壹下。
  所以,這個率先發布的動態,甚至還沒等節目播完,便隨著#李少傑新作##《青春偶像創造營》#等相關熱搜,很快便火了起來。
  無數網友湧入其評論之下。
  看到這位同學將李少傑歌曲裏出現的名家們的生平貼了出來。
  並且貼入了壹些論文進行總結,分辨。
  便不由得好奇的看了過去。
  【瑪格利特的第壹次畫展,他那超前的想象力,被當時習慣了以寫實為主的鍵盤俠們,以大量侮辱性的謾罵詆毀,直到心灰意冷,從巴黎回到了布魯塞爾,孤獨的進行自己的創作,而後世也證明了他與他作品的偉大。】
  【“我們看到的東西總是互相遮蔽,而我們又總想知道被擋住的是什麽”——雷尼·弗朗索瓦·吉蘭·瑪格利特。】
  【達利雖然藝術之路非常順暢,但從不代表經濟如何寬裕,龍蝦電話便是因為其經濟不寬裕而誕生的作品,打電話時對準龍蝦的那個部位,多少帶了壹點諷刺與辛酸,但即使這樣,達利也從未因生活窘迫而放棄對藝術的創作。】
  【梵高,甚至更慘壹些,重度的抑郁,世人的抨擊謾罵,直到過時許久後,後人才捧著他的繪畫,奉之為瑰寶。】
  【這些走出了繪畫新道路的人,又有哪個未曾被詆毀謾罵?當初,又是如何的不得誌呢?可是,真理是永恒的,隨著發展,人們自然發現了其中的美。】
  【至於這些抽象的,超現實的,以及現代的各種各樣繪畫流派是如何產生,如何有價值的,我建議妳們去查查論文。】
  【這裏貼出的論文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的張教授的壹篇論文。】
  【《紀實攝影對寫實藝術的挑戰》】
  【其他的參考論文有《攝影藝術對繪畫寫實藝術的影響》等等多種研究論文。】
  【其中,學術界最主流的壹種觀點,便是……】
  【“攝影技術的發明與發展是導致西方寫實藝術衰落,以及現代主義,特別是抽象繪畫產生的重要原因,當然,真正的挑戰並不是技術的更新,而是將原本的寫實主義藝術精神,過渡給了攝影藝術,這便將西方畫壇從寫實藝術中解放出來,所以,才會誕生出無數顛覆了人類想象力的奇跡作品,也就是那些最偉大的作品。”】
  【而這種顛覆傳統,不循規蹈矩的天馬行空,是藝術進步的重要驅動力,哪怕其壹開始會承受謾罵,這也便是李少傑歌曲中“它框不住我琴鍵的速度”壹詞由來!!】
  看到這裏,不少網友震驚了。
  回想起這些鍵盤俠的各種言辭……
  這踏馬不和以往噴大師的那些人,壹模壹樣麽?
  鍵盤俠,無知者,或許哪個年代都不缺!!
  而就在李少傑表達出這些的時候,仍舊有壹群自以為是的人,甚至懂都不懂,便張口開罵,這些情況擺在壹處,當真是好生的諷刺!!
  “還有這樣壹層意思?!”
  “好家夥!我直呼6666!”
  “傑哥是真的算到了第八層啊哈哈哈,今日的鍵盤俠,真就像當年噴瑪格利特的鍵盤俠壹樣啊,他們接受不了的東西,便是錯誤的,不該出現的,哈哈哈!!”
  網友們興趣更加濃郁。
  這簡直是對這群黑子們最大的諷刺!!
  旋即,便繼續看了下去。
  【而常玉呢?常玉三十歲以後的日子,簡直可以說是淒慘不已。】
  【人們當時認為,中西方的藝術概念水火不容。】
  【古典不可現代,傳統不可西化。】
  【但有這麽壹個中國畫家,走在法國巴黎的街頭,試圖將兩者融合。】
  【沒有人懂他,他孤獨而落寞,窮困潦倒。】
  【但藝術是他世界中唯壹的光。】
  【常玉死去的時候,他的畫作,壹捆也才幾美元到幾百美元。】
  【但後來……他的作品,曾以3億港幣的價格成交。】
  【“寂寞的枝頭,真的開出了屬於常玉的花朵。】
  【人類最偉大的作品,是藝術。】
  【因為在寂寞的枝頭開出的花朵,是壹種無與倫比的孤單。】
  【但這樣的孤單,卻熱鬧了整個世界。】
  【他們不被接受,他們被鍵盤俠攻擊,他們被嘲笑詆毀。】
  【但是這群先鋒的藝術家們,以自己壹世的孤單,換來了人類偉大的藝術,讓這個世界,變得熱鬧了許多。】
  【這才是最偉大的作品想要表達的!!】
  【最偉大的作品,是藝術,是靈魂,是即使不被世人認可,也要堅持自我的藝術追求!】
  【當後世的接力者剖開前輩們的靈魂觀看時,他們驚愕的發現。】
  【原來,藝術的由來很簡單。】
  【這只是古怪的他們,都在用自己的藝術形式,勾勒著自己的靈魂罷了。】
  【而我們,距離偉大藝術家的心靈世界,也並不如何遙遠。】
  【因為我們都很愛這個世界……】
  【是的,藝術並不高傲,也並不遙遠。】
  【因為,只要妳也愛這個世界,愛壹切美好,那麽,妳終有壹天,也會愛上藝術。】
  【藝術就在身邊,藝術就在於人類靈魂的深處。】
  當看完這麽壹段後,再回頭去聽壹下音樂。
  仿佛有了完全不同的感覺。
  是的,這是壹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追求!!
  或許,放在現實中,這樣的人會有點傻,但這個世界需要這樣的“傻子”。
  而每壹個人的內心,也都深存著這樣壹股力量。
  當前流行的擺爛文化,實際上,更多的只是玩梗,行為上的壹些擺爛,也只不過是過量的生活壓力之下,尋求的片刻歇息罷了。
  而不是真的擺爛!!
  如果真的壹開始,就從內心深處徹底擺爛……那輸的,可就是自己了。
  【而且,有人感覺似乎是有點熟悉,平平無奇,沒有驚喜,或者有的人感覺聽壹遍似乎沒什麽印象,實際上,源自於李少傑的特殊處理的壹些原因。】
  很快。
  這位同學,開始從音樂的角度分析這首歌曲了。
  網友們好奇的看著。
  【如果妳認真的去聽前奏中小提琴的聲音,妳會發現,實際上,從前奏開始,小提琴就壹直在演奏著副歌的主旋律,進行不斷的重復,即使中間說唱的flow變換了無數次,但小提琴旋律構建的loop實際上是壹直在循環的。】
  【這便是有人覺得“沒驚喜”,或者“平平無奇”“平淡”的感覺由來,因為妳在來到副歌之前,已經聽了前四句循環,又重復了兩遍完整八句的主旋律,所以,在進入副歌的時候,妳已經聽過了三遍完整的副歌,感覺上來說,自然不會產生意外,順理成章,並且會感覺似乎有哪裏很熟悉。】
  【這樣的手法,會讓這個歌曲非常的流暢,傾瀉下來。】
  【這樣,中間鋼琴間奏的壹個“對話”,就會產生壹種非常驚喜的感覺,而鋼琴對話中,第二段樂句彈奏的是前面第壹段樂句的下二度模進,但卻將左右手反向進行,並且和弦停留在屬和弦上,這樣,整個音響效果變得非常寬廣,這種手法中產生的那種靈魂上的澎湃與熱情,也會很好的服務於後續篇章的內容。】
  【而鋼琴在加花,調外和弦點綴的華彩中,以壹個非常非常標準的屬七和弦終止。】
  【而後續,這小提琴的主旋律,被切換成了吉他,並且,在rap中,將人聲用來伴奏,這裏的質感太好了,有種神秘,宏大的感覺。】
  【最後,本該以副歌結尾的地方,也就是“是微笑都透不進的世界”,這裏其實完全可以進入到下壹個副歌,結尾,但李少傑卻選擇了再塞入了壹段rap,又再壹次的用花樣打破了大家習慣的樂曲結構模式。】
  【或許這種打破結構的感覺令人不適應,但相反,我認為這才是最棒的處理,即使他的終止式K46饒了壹個大圈,塞入了很多引導和弦,最後才出現。】
  【因為,這壹段徹底讓情緒再次上了壹個臺階,並且將那帶有壹點遺憾的意味全部抹除,“這才是揮手向雲彩道別的滋味”看上去說的或許是徐誌摩品嘗咖啡的苦澀,這苦澀是道別的滋味,但在我看,李少傑這壹段演唱的張力可不是什麽苦澀,更像是釋放。】
  【是的,面對過去,李少傑用音樂的表達,做出了他的選擇,說出了他的信念。】
  【從不為過去而遺憾,而是面對未來!!】
  【因為,他的音符,全是未來藝術!】
  【這首作品,闡述著“最偉大的作品”,激發我們對藝術的向往,用四分鐘,帶我們探索了藝術世界的偉大。】
  【最起碼,在我心裏,這首歌曲,或許不是他最受歡迎的音樂,但壹定是他用流行音樂的形式,最好的壹次理念表達,至少,我知道了他的意思,何為最偉大的作品!!】
  好家夥!!
  網友們看到這樣的分析後,簡直是驚了!!
  跟著大佬的解釋,壹遍遍的,重新聽。
  突然發現,柳暗花明!!
  見識到了另壹種似乎完全不同的景象!!
  似乎也更加深入到了歌曲的內部。
  “還有這麽多說法?!”
  “真的,我仔細去了解了壹下這些藝術家的生平後,再聽,是真的有壹種要哭的感覺。”
  “這或許就是感受到了這些藝術家們,當初內心世界的原因吧!”
  “原來,這才是《最偉大的作品》真正的含義啊……是我淺薄了……”
  “原來著不是狂妄,而是壹種真正的謙虛與開創精神……”
  動態趕在這個時間發出來,很快便火了。
  而這個時候,已然再沒有幾個小醜跳出來,噴李少傑歌名“狂妄”了!
  因為,任何以自己的膚淺去揣摩別人認真創作的作品的人……都只是會被唾棄的!
  百年了。
  鍵盤俠仍然沒有改變,卑鄙淺薄的人也沒有改變。
  壹如當年憑借“我以為”的淺薄,去詆毀瑪格利特,梵高,常玉等名家的小醜們!!
  任何時代,都不乏這樣的小醜。
  可惜的是,這群卑微的小醜,又如何能撼動藝術家們偉大的靈魂呢?
  他們不僅無法撼動那些追尋美,追尋真理的靈魂。
  更無法阻止偉大的作品誕生,即使他們當年不遺余力的去抹黑,去嘲笑,去謾罵。
  因為……小醜的精神世界,是匱乏的,小醜的道德與靈魂,是卑微的。
  諷刺的是,發光發熱的,或許也只有他們那僅剩的保護色……
  那微不足道的高傲罷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