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他不想當太監

江公子阿寶

都市生活

“來人吶!”
奇怪了,怎麽沒有人應答,這些小崽子們皮癢了嗎?
真以為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二百二十二章 牛氣沖天

影帝他不想當太監 by 江公子阿寶

2023-11-11 20:57

  錢宸的話讓王異目瞪狗呆。
  他預想過很多種情況,比如錢宸不答應,那小牛犇騰這艘大船的未來就可想而知了。
  再比如錢宸就算答應了入局,也會趁機壓價,這個是最有可能的。
  畢竟現在的小牛犇騰不同以往。
  2011年3月,小牛犇騰謀求上市融資7.5億元,其中建寅出資4.5億獲得了15%的股權,對賭要求2013年底前上市。
  也就是說估值到了三十億。
  然而,2012年11月3日,監證會突然展開了IPO自查與核查運動,IPO審核暫停,直到2014年1月才重啟。
  小牛犇騰剛好錯過了與投資機構約定的上市時間。
  投資機構當時選擇了等待,並未立即執行對賭協議,他們認為小牛犇騰還有上市的可能性。
  但是當創始人李茗去世後,這個可能性就變小了很多。
  小牛犇騰合作的核心導演編劇均是靠李明的人格魅力收入麾下,現在人走茶涼。
  大股東建寅曾經要求小牛犇騰兌現對賭條件,也就是要把他們的錢連本帶利的還回去。
  是錢宸用壹塊錢解決了這個危機。
  他們等待著,期待2015年能夠重新上市。
  可是現實狠狠地給了他們壹巴掌,壹部四億投資的《太平輪》,讓小牛犇騰再也奔騰不起來了。
  這個時候,任何人入局都會落井下石的。
  因為實在太簡單了。
  都不需要說什麽,前董事長的那些家人親戚,都會把手裏的股份打骨折送給錢宸。
  唯恐跑的慢了,等到建寅要求履行對賭,別說三十億二十億,到時候連十億都沒有任何可能。
  “如果妳做不了主,就回去和他們商量壹下,妳得明白,其實用什麽殼並沒有那麽重要。”錢宸的本意並不傾向於用小牛犇騰。
  讓小牛犇騰做殼,實在是有點暴殄天物。
  目前華夏並沒有對開公司到上市,具體需要多長時間作出明確的規定;從實際中來看,企業自改制到發行上市的時間應視具體情況而定,總體時間為壹年以上。
  正常情況下,各階段的大致時間為:從籌劃改制到設立股份有限公司,需6個月左右,規範的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時間可以縮短。
  保薦機構和其他中介機構進行盡職調查和制作申請文件,約需3至4個月。
  從監證會審核到發行上市理論上約需3至4個月,但實際操作時間往往會在10個月左右。
  IPO上市是壹件上市繁復的工作,準備的時間短則壹年,長則三年以上。
  公司的規範程度、業績情況、是否涉及投資者引入及股權激勵等因素均會影響上市準備時間。
  中宸是電影投資公司,雖然已經成立幾個月了,但是壹毛錢都沒賺到手。
  業績情況幾乎為零。
  就算錢宸手眼通天,各個環節都能找到強力人物,也不可能比借殼上市更有效率。
  而且,既然是合法合規的,沒理由不走這種捷徑。
  小牛犇騰現在不是上不了。
  而是不敢上。
  因為《太平輪》的關系,上了基本上就死。
  上市也是要看時機的。
  “好!我盡快給妳答復!”王異稍微平復了壹下,他抓起自己的手機,壹邊打電話壹邊往外走。
  錢宸伸了個懶腰,看著他離開。
  不需要錢宸自己去關門,他家的智能管家會幫忙做這些事。
  智能管家甚至會安排各種型號和類型的掃地機器人打掃房間和院子裏的衛生。
  這些掃地機器人明年會成為新公司的第壹款產品。
  但是掃地機器人不是新公司的主營業務。
  新公司還會為各種家電品牌定制智能化服務,最終實現統壹管理。
  新公司大概率會叫東宸未來,代表著東宸科技對於人工智能技術的壹種重視,認為智能是科技未來的走向。
  第二天,《太平輪》的首日票房公布出來。
  只有不到三千萬!
  這怎麽可能啊。
  首日排片率達到了34.61%,各大院線給足了面子,奈何平均上座人數只有場均16人。
  業內壹片嘩然。
  隨後兩天的情況更糟糕,在排片只下降了0.45%的情況下,周三的票房卻大跌33%,從2420萬跌至1630萬元,這進壹步導致了院線信心不足,給予這部電影的場次在周四下降為33.11%,並創造了1450萬的票房新低。
  而在《匆匆那年》上映後,《太平輪》的排片量壹下子降到了24.55%。
  如果不是因為3D的高票價,《太平輪》的表現還會更加糟糕。
  完了!
  沒有任何反轉,就如同很多賠錢大片表現的那樣。
  到底為了什麽?
  這部由大導演吳雨申指導,由小牛犇騰、樂事、華姨等多家鍋內壹線電影公司參與,雲集了黃達岸、金成吾、章采薇、董大偉、宋慧喬、長澤雅美等大牌明星,被稱為“東方泰坦尼克號”的電影,為什麽最後會淪落地這般境地?
  總結經驗教訓的不止是片方。
  很多電影公司也加急開會,分析這部電影到底出了什麽問題。
  免得踩同樣的坑。
  而網上的觀眾、影評人也都各展所學。
  說啥的都有,不過總結下來無外乎三點——壹般都會分成三點,也不知道為啥。
  壹個是分上下集是敗筆,片方在評估了電影之後認為票房回收壓力過大,所以就決定拆成上下兩部“賣兩次”,不過即便如此,以登船前後作為上下部的分割點也是有待商榷的決定,這會導致看第壹部的觀眾會覺得自己被欺騙了——壹部叫《太平輪》的電影,船去哪兒了?
  這個就相當於大家花了壹百二十多分鐘,就特麽的看了個前奏。
  第二個是明星太多了,三對戀人,六名主演都是壹線明星。
  為了更高的票房目標,找來了更多的大明星加盟;但更多大明星的加盟又反過了變成了《太平輪》敘事上的負擔,尤其是分成了上下兩部之後。
  第三個就是吳雨申真不適合拍這玩意。
  換壹個大導說不定效果會更好。
  當時65歲的吳雨申被檢查出了淋巴癌,從患病到停止工作到進行化療、恢復再到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只花了壹年時間。
  在拍攝過程中,他需要每天需要吃好幾種藥來保持血壓穩定,拍攝期長達9個月,對於任何壹個大病初愈的68歲老人來說,都是身體和精神的雙重考驗。
  其他的還有很多撲街的理由。
  什麽戰火中的思念啊,什麽壹生的等候啊,都是老壹輩的愛情模式,對於現在的年輕觀眾來說太矯情了。
  還有人吐槽,劇情太低端太狗血太缺少原創了。
  曾經編過《臥虎藏龍》《澀戒》《神話》《赤壁》的編劇王蕙,拿著寫電視劇的橋段給《太平輪》縫縫補補,沒有壹個是原創橋段,沒有壹個人物是接地氣的,全部活在編劇的意Y當中。
  不是女編劇不行,是這個女編劇真的不行。
  《太平輪》沈了!
  能有兩億票房都可以偷笑。
  至於下壹部,也根本不用再去期待了,這種口碑之下,下壹部就算重拍也翻不出什麽浪花了。
  可能重拍嗎?
  重拍個錘子,那簡直就是再花兩個億打水漂。
  而作為主要出品方,占總份額至少百分之七十的小牛犇騰,也進入到了大家的視野。
  這個項目原本是灣灣亞士公司的,後來被華策影視拿到版權。
  不知道什麽原因,又從華策影視變成了小牛犇騰——就是想找個大項目助推壹波上市。
  小牛犇騰壹開始也才50%的份額。
  但是後來有資本退出,小牛犇騰全都給攬了過來。
  現在倒好,亞士、華策,還有半途退出的這些資本可以好好的慶賀壹下了,就是不知道小牛犇騰不知道怎麽收場。
  小牛犇騰的收場方式在十二月中旬的時候姍姍來遲。
  非常的耳目壹新。
  小牛犇騰宣布了股權重組計劃。
  原董事長李茗的親戚遺孀等人壹並轉讓了自己的股權,只留下了建寅、現任總裁鐘女士、副總裁王異等人。
  建寅95%的股份也被收購。
  據可靠消息稱,這壹次小牛犇騰總估值達到了十五億之多。
  雖然比起最高峰的三十億差了整整壹倍。
  但是能夠十五億售出,對於公司董事會來說,依舊是壹件可以去廟裏燒香還願的事情。
  接受小牛犇騰的風投基金沒有人聽說過。
  似乎是新成立的。
  新的小牛犇騰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壹把就燒的大家懷疑人生。
  2014年12月16日,小牛犇騰宣布整體收購中宸影業,連帶著行業內最火的新貴——隨便視頻,也被小牛犇騰收歸旗下。
  壹下子,就牛氣沖天起來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