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胡玄机卒,谥号谬丑
朕在红楼当暴君 by 榻上参禅
2025-5-7 16:08
李崇和胡玄机,君臣二人同乘御攀,去往国子监一路上,二人相对而坐,尽皆无言。
胡玄机好几次欲言又止,李崇不知道他想说什么,也毋需再知道了。
天子御攀出现在国子蓝,立时便引起轰动。
还兼任着国子监祭酒的李守中见状,紧忙过来行礼,却被张敞等人给拉了回去。
今日之场合,他这个新任内阁首辅,不太适宜出现在这里。
李崇和胡玄机站在高台之上,不多时,上万名太学生便集聚于此。
李崇居高临下,俯视着这些国子监的太学生。
而那些太学生,也尽皆仰望着皇帝。
没有一个人说话,也没有一个人乱动,他们都在等着,静静的等着皇帝说话。
雪花漫天飞舞,不一会,上万名太学生,便成了一个个雪人。
满座衣冠似雪。
不是似雪,而是真的雪,冰寒刺骨,能冻杀人的雪。
此情此景,不禁让李崇想起不久前,还是这上万名太学生,齐集午门,去敲登闻鼓之时的场景。
那个时候,这些太学生们,注视着的人,等着说话的人,是一代大儒胡玄机。
而现在,他们注视着的人,他们在等待的人,则是他们的皇帝李崇。
那个时候,一言便喝退上万名士子的人,是胡玄机。
而现在,同样拥有此等影响力,却不会这么做的人,是皇帝李崇。
看看上万名太学生,李崇高声说道。
「朕自登基之后,才知天下之兴衰,系于人才,而社稷之盛败,亦赖群英,朕求贤若渴啊!诸位就读国子监,都是读书人中的翘楚,是天下士人之楷模,
今年是来不及了,明年朕会开恩科取土,只要你们能金榜题名,便是朕的第一届天子门生,
朕以冲龄践祚,又刚刚亲政不久,正是用人之际,还望诸君多多努力,莫以等闲观之皇帝当着上万名太学生的面,宣布明年将特开恩科,此等能改变读书人命运的事情,
怎能不让在场的太学生们喜出望外。
「万岁!」
「万岁!」
「万岁!」
上万名陷入狂喜之中的太学生,山呼万岁之后,过了好长时间,他们又站在那里静静的看着,立于高台之上的皇帝。
皇帝今天带了胡玄机来,肯定不仅仅是宣布明年要开恩科的事情。
故而这些太学生们,他们都在等,等着看是不是像传闻中那样,国贼胡玄机逼着皇帝来为其正名。
若果真如此的话,身为读书人,他们要清理儒家门户,以正天下视听。
若果真如此的话,身为陛下子民,他们要清君侧,诛国贼,维护天子威严。
看着这些太学生,李崇伸手一指胡玄机,问道。
「诸位认识他吗?」
「认识,国贼胡玄机。」
「逆贼,胡贼,恶贼。」
上万名太学生齐声喝骂。
其中有极少数人,说了声:「胡师。」
便迎来周围同窗,无数道愤怒的眼神。
李崇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他接着说道。
「其实你们误会太师了,太师也是受了孟元康的蒙蔽,他虽有失察之罪,但绝不是什么国贼。」
李崇话音未落,便有十几名太学生,联袂走至前排站定。
他们先是朝李崇恭敬行礼,然后问道:「陛下,就算孟元康弑母一事,他是被孟元康所蒙蔽,那么其他事呢?」
说着,这些太学生看向胡玄机,大声喝问道。
「胡贼,我且问你,你是不是图谋废帝,是不是要扶立忠顺亲王世子李棕即位?」
「胡贼,我且问你,太子李琮遭人杀,是不是你所为?」
「胡贼,我且问你,王子腾谋逆,你是不是同谋?」
「胡贼,我且问你,你是不是逼迫陛下,来国子监为你正名?」
这十几名太学生每发一问,身后上万名太学生便跟着重复一遍。
一时间,整个国子监,乃至是整个天地之间,再也没有别的声音,有的只有这直指人心的,一声声喝问。
一直面无表情的胡玄机,此时的脸色终于变了。
他现在全都明白了。
皇帝今日之所以执意来国子监,并不是要为他正名,更不是要为他挽回声誉。
皇帝是要当着上万名太学生的面,尽数他的累累罪行,让他遗臭万年,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狠!
真狠啊!
胡玄机看了眼台下上万名太学生,又看了眼站在他旁边的皇帝。
至于站在皇帝身后的戴权,则被他给直接无视了。
突然,胡玄机双膝跪倒在地,朝李崇叩首,并悄声说道。
「陛下要什么,老臣便给什么,包括老臣这条命!」
接着,他连连即首道。
「所有罪孽皆归于老臣一身,还请陛下放过媚娘,放过幼鱼,老臣给陛下留了件东西,会对陛下有用的。」
说罢,他站起身来,看着台下上万名太学生,面色凛然,毫无愧色。
一如那一日,他子然一身,立于午门外,喝退上万士子一般。
「没错,你们说的这些,都是老夫做的,老夫图谋废帝,老夫与王子腾合谋造反,太子也是老夫杀的,老夫以亲政要挟陛下,逼迫陛下今日来此,这一切,都是老夫做的。」
这些事,有些是胡玄机做的,有些则不是,但他统统都认了。
比如太子李琮,明明是胡太后杀的,但胡玄机就是认了。
或许他以为,只要他认下此事,他女儿胡媚娘便安全了。
胡玄机想着,他秉政这么多年,犯下的罪过是不少,但广施的恩德也不少,皇帝为了朝堂稳定,接下来最多将他明正典刑,绝对不会灭他胡氏满门。
如此一来,幼鱼也安全了。
用他一条命,换来两条命,这买卖,值啊!
不料,皇帝此时却满面通红,一脸委屈极了的模样,甚至还滴下泪来。
李崇看了眼台下的太学生,又看着胡玄机,委屈巴巴的说道。
「太师,你让朕来国子监为你正名,朕来了,你让朕做的,朕都做了,可你现在却这么说,你让朕怎么办?难道你还要逼着朕,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赦免你的罪行吗?
朕是天子,朕是皇帝,不是你手中的玩物,你想怎么拿捏,便怎么拿捏,算朕求你了,不要再逼朕了,当众赦免你的罪行,这件事,朕真的不能做啊!」
李崇此言一出,胡玄机如遭雷击,证的看着皇帝。
他不明白,他明明都已经认罪伏法了,皇帝为何还要如此作戏?
突然,胡玄机好似醍醐灌顶。
他明白了,他全都明白了。
他认罪伏法了是不假,但要将他明正典刑,就得皇帝亲自下旨。
一旦皇帝亲自下旨杀他,他的那些门生故吏们会怎么看?
他们会不会认为,前些日子,皇帝当着他们的面,对他胡玄机嘘寒问暖,礼遇有加,
都是在逢场作戏?
都是为了收服他们,演给他们看的?
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坏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
若是皇帝亲自下旨杀他,他的那些门生故吏,以前受过他恩德的人,多多少少总会有一些人,和皇帝离心离德,甚至从此怨恨皇帝。
而这一切,都是皇帝不愿意看到的。
皇帝是要他胡玄机不得好死,但绝对不能死在皇帝手里。
他胡玄机身为一代大儒,自有一代大儒的死法,
比如,被以前视他为偶像的读书人,一人一脚给活活打死。
想到这里,胡玄机看着李崇,眼神惊骇莫名。
他在心里连连感叹,连他的死,皇帝都要算计,都要拿来利用一番。
好深的算计,好狠辣的心肠。
圣君,这就是一代圣君啊!
突然,胡玄机想到了媚娘,想到了幼鱼。
皇帝如此狠辣,他怎么会放过媚娘,怎么会放过幼鱼。
想到这里,胡玄机一下子便急了,他想扑到皇帝面前,他想抱住皇帝的腿,求他放过媚娘,放过幼鱼。
在他扑向皇帝的同时,站在皇帝身后的戴权,也动了。
戴权高喊一声:「护驾!」
便抱着李崇,不让胡玄机靠近。
这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石火之间,台下那些太学生看了,一个个都出离愤怒了。
到了这个时候,胡玄机这个老贼,竟然还在作戏?
到了这步田地,他竟然还敢逼迫陛下?
眼见奸计败露,他竟然还想弑君?
是可忍,敦不可忍?
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
「诛杀国贼,护佑陛下。」
几乎在刹那之间,上万名太学生,人人高喊:诛杀国贼,护佑陛下。
上万名太学生,全都扑向胡玄机,誓要将其活活撕成碎片。
如此孩人的一幕,就这么发生在大干最高学府,国子监之内。
为了皇帝的安全,戴权早已抱着李崇,三两下便跳到了广场旁边的房顶之上。
任你上万名太学生如何撕打,甚至是互相踩踏,这里都安全无虞。
李崇被戴权抱在怀里,站在房顶之上,俯视着广场之上,发生在眼前的这一场惊天血案。
此时胡玄机的身影,早已被无数太学生所淹没。
但依稀还能听见他的声音,断断续续的,听得不是很真切。
「幼鱼,册子。」
胡玄机喊着儿子的名字,李崇还能想明白,但这个册子,又是什么意思?
李崇看了一会,叹息道:「一代大儒死于读书人之手,也算是死得其所!」
戴权极为配合的捧眼道:「就像武夫被弓弦勒死。」
李崇回头看了一眼戴权,微微笑道,
「然也!」
胡玄机被太学生,在国子监活活打死的消息,当天便传遍京城。
第二天,便有人上折子,要求严惩那些太学生,将他们明正典刑,为太师报仇。
但很快,这些折子,便被弹劾胡玄机的折子给淹没了。
人死了才想起来弹劾,也算是大干朝堂的一大奇景了。
面对数以百计的弹劾折子,李崇不予理会。
最终,在勋贵宗室,文武百官的跪请之下,李崇才不得不下旨,在朝会上商议此事。
这一商议,各方势力便来回拉扯,整整商议了半个月。
有建议风光大葬的,谥号文正。
有建议夷灭三族,谥号谬丑的。
也有建议剥夺胡玄机一切官爵,功名,仅以平民身份安葬的。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李崇也不由得感叹,秉政多年就是好啊!
哪怕是条狗,掌控朝政多年,也会有人感念狗的恩德,更何况是一代大儒胡玄机呢?
最终在各方妥协之下,李崇仁德为怀,选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剥夺胡玄机的功名,夺他的太师,上柱国,特进光禄大夫,等一系列加官和赠官。
夺胡玄机的梁国公爵位,夺其承恩侯爵位,夺其所有食邑,贬为庶人,谥号谬丑。
不许以公侯之礼下葬,也不许以平民之俗安葬,棺柠用三道锁链缠绕,封在胡氏宗祠门口,百年内不许下葬。
至于胡玄机的一双儿女,有人建议将胡太后废为庶人,立即便招致几乎所有宗室勋贵,文武大臣的反对。
把皇帝的嫡母废为庶人,你是要陛下背负,不仁不孝之千古骂名吗?
动不了胡太后,那就只能动胡幼鱼了。
夺胡幼鱼的承恩伯爵位,贬为庶人,包括胡幼鱼在内,胡氏三代子孙不得以科举立身。
承恩伯,外戚爵位,一般赐予皇后之弟。
而承恩侯,也是外戚爵位,则赐予皇后之父。
一代大儒胡玄机,就此落幕。
煊赫了上百年的淮阳胡氏,传承数百年的儒林世家,也就此彻底没落。
而李崇执意不许夷灭胡玄机三族,甚至不许杀胡幼鱼,如此仁德之举,也在胡玄机那些门生故吏之中,疯狂收割了一波好感和忠诚度。
就连事后几个月,甚至是一年多才得以相见的,林如海和梅若云等人,也在陛见皇帝之时,哭着感谢他给胡氏留了一线生机。
而在处置完胡玄机之后的第三天,胡玄机的管家游七,竟然托人给戴权,送来一本小册子。
说是胡玄机前些日子交给他的。
李崇打开一瞧,竟然是朝堂文武官员,这十几年来贪赃枉法的记录,以及其他把柄。
数量多得吓人,足足有三百七十四人之多。
而最早的一条记录,则是关于刑部尚书黄光升的。
二十四年前,元和三年,他任职应天知府,金陵薛家有人当街殴死人命,他收了薛家五千两银子,便将此事草草结案。
而在这本册子的最后一页,没有任何官员违法乱纪的记录,只是写了三个大字。
胡幼鱼。
这三个字墨迹犹新,显然是最近才写上去的。
李崇明白,这是胡玄机早就想好的一招,他想用这本小册子,来换胡幼鱼一条命。
李崇将册子收在怀中,暗叹一声。
「这老东西,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