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咬蛋糕
重生從小錢掙起 by 雲下那片海
2023-11-11 20:32
對於互聯網~九九年這會的人其實認知還比較單壹。
很多普通人把計算機也就是電腦和互聯網劃上了等號,可實際上……計算機和互聯網其實是兩碼事。
計算機是壹個很廣泛的領域,甚至可以說只要有CPU也就是有處理器的存在,都可以算作是計算機。
包括電冰箱~洗衣機甚至是現在流行的普通手機,也都可以算作是計算機的壹部分。
而互聯網~其實是計算機領域的壹個應用方向。
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這壹個應用方向被無數人研究~最後自然得出了無數個結果。
這些結果中~有的大到甚至可以改變世界,有的……其實顯得非常雞肋。
而在這雞肋的部分當中,有些是其本身的存在就比較雞肋,而有些則是因為研究和應用的人讓其變得雞肋。
實際上~在對計算機互聯網的研究之中,絕大多數都屬於後者的這部分“雞肋”。
而只有極少數前者~最後取得了成功!
這些成功者不但將計算機互聯網的發展向前推進,並且自己本身……也賺的盆滿缽滿。
而那些失敗者~往往面臨著竹籃打水壹場空的命運。
不過……這裏說的是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後的互聯網行業。
而在這個巨大的泡沫破滅之前,在整個互聯網行業中~幾乎就沒有失敗的雞肋。
是的~沒有失敗者!
並不是說在這之前沒有雞肋的誕生,而是……在這個泡沫破滅之前,沒有人認為那些人研究出來的會是失敗的雞肋。
亦或者……哪怕有人知道那是雞肋,可是沒有人在乎。
是滴~根本沒有人在乎那些被研究出來的東西是好是壞,因為那根本就不重要。
那重要的是什麽呢?是過程~也是結果。
過程是什麽?是賺錢!
結果是什麽?是能賺多少錢!
很多人都知道互聯網泡沫破滅,但是這玩意到底是怎麽破滅的,卻很少會有什麽普通人去關註。
不過也是~這玩意除了那些學金融和經濟的人會去關註之外,對於老百姓而言……頂多就是看個熱鬧罷了。
陳理前世也是屬於看熱鬧的那壹種,只不過他屬於那種有點喜歡追根究底的看熱鬧人群。
畢竟~如果想要跟朋友吹個牛逼什麽的,知道壹些別人所不了解的東西……自然牛逼吹的就要更響壹些。
所以~前世的陳理從壹些小說以及互聯網上的信息中,得知了壹些互聯網泡沫誕生和破滅的信息。
只不過~很可惜,這種信息在陳理的前世也就是看過……他還真記得不是那麽清楚。
陳理只記得這互聯網泡沫破滅是從2000年開始,差不多在2001年結束。
至於具體原因……陳理也說不太清楚,但是總結壹下的話,大概就是無數的人被壹幫資本給割了韭菜。
註意~是無數人~和壹幫資本!
早期在互聯網發展取得壹些成績之後,迅速引來大批風險基金的投資。
因為互聯網帶來了各種在數年前仍然不可能的新商業模式,而這壹切……在以前是做不到,可現在卻又能做到的。
在那些風險基金的眼裏~此刻的互聯網就跟壹張放滿了蛋糕的餐桌壹樣,正等著無數人去品嘗蛋糕的美味。
於是大家蜂擁而至~很快能吃到蛋糕的位置就被人給占滿了。
那怎麽辦呢?於是壹些沒吃到蛋糕的人就開始尋找新的蛋糕,亦或者是……
用更多的金錢向原本占到位置的那些人購買想用蛋糕的位置。
於是大家妳爭我奪,妳擡價~我跟投,然後互聯網這塊大蛋糕就被這些人給擡成了壹個越來越大的……
泡沫!
在這個泡沫破滅之前,這塊蛋糕到底有多瘋狂呢?
壹份商業計劃書~壹臺筆記本電腦~壹種依托與互聯網的新型商業模式……就能從投資人的口袋裏忽悠走數十萬~數百萬甚至是數千萬美金的投資。
哪怕這些商業模式有著非常明顯的漏洞,可是……根本沒有人在乎。
因為~大家的想法都很壹致,他們才不管這玩意到底有什麽用,他們只在乎這玩意能不能讓他們賺到錢。
而在當時,投資互聯網就是最好的賺錢方式,甚至沒有之壹。
在這個時間段,無論是那些利潤的互聯網企業~還是那些甚至都沒有銷售額的互聯網企業……都被那些資本方冠以各種名義然後給出了各種匪夷所思的估值。
然後就是各種投資人入場~將估值擡高~再然後上市~圈錢~套現離場!
而且最誇張的是……這種故事幾乎每天都在納斯達克上演!
幾乎每壹天~都有新的互聯網企業上市,而每壹家互聯網企業上市,又會造就大量的互聯網富豪出來。
也正因為這種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所以互聯網的這塊蛋糕……變得越來越大。
據說當時無論是那些世界五百強的高管們~還是街頭小販甚至是飯館裏的服務員,他們幾乎都在討論同壹件事。
股票~尤其是互聯網企業的股票。
任何壹家互聯網企業上市,都會迅速的上漲到壹個非常誇張的高度,那種高度之誇張~簡直根本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
陳理前世看過壹個帖子,那帖子的作者是當時在美利堅上大學的壹位華夏人寫的。
這哥們是98年去美利堅上的大學,他在美利堅待了八年,剛好經歷了那壹場互聯網泡沫的誕生與破滅。
這哥們學的計算機~據說當時他們班上有將近四分之壹的學生都在進行互聯網創業亦或者是在給互聯網企業打工。
而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因為當時各種各樣的互聯網企業太多了,很多公司甚至連更加專業的程序猿都招不到。
這特麽……簡直就是喪心病狂。
而這也就罷了~據說這哥們有個同學,在壹家互聯網企業做了三個月的兼職,然後……拿到了壹部分期權。
這些期權原本其實是這位同學做兼職的報酬,但是這哥們很聰明的拒絕了公司的薪水,改而拿到了很少的壹點股票。
然而……壹年後這家公司上市了,這位當時還是大三學生的哥們,在三天之內搖身壹變成為了百萬富翁。
三個月的兼職~和百萬富翁……這其中的變化就僅僅只是很少的壹點股票。
而這樣瘋狂的事情,在當時比比皆是。
而最扯淡的是……偏偏這幫家夥們真的賺到了錢。
最開始是壹小部分持有互聯網股票的人賺錢了,然後媒體到處報道,進而吸引了更多股民進入,推動股價繼續上漲。
財富效應又引發媒體和人們進壹步口口相傳,更多人買科技股,股價進壹步上漲,人性在不斷擴大的財富效應和媒體鼓吹下越來越貪婪~也越來越荒誕。
當時這股風潮荒誕到了什麽程度呢?
據說有很多企業~發現只需要把公司的名字後面加上.com亦或者是internet之類的,然後公司在接下來的幾天內股價漲幅比同類公司多125%。
最誇張的是~這些公司的真實業務甚至根本就和互聯網相關完全沒有任何關系。
如果說這些企業~好歹還算是正經企業的話,那麽有些企業……簡直就是在考驗人類的智商。
比如有壹個叫做環球網絡的上市公司,壹開始是由兩個20多歲的年輕人創辦的在線留言系統。
這家公司沒有壹分錢收入,甚至也創辦人也沒有錢去做什麽推廣。
但是這家公司在遇到了資本之後,壹切都變得有些玄幻了。
這家企業在沒有任何收入的情況下~在股票承銷商幫助之下得以每股9美元上市。
而最扯淡的是……這家公司的股票壹上市股價就沖到了97美元。
要知道~這樣的公司要是在幾年前根本連審核調查都通不過。
而這種荒誕的事情,在當時看到這些信息的陳理眼裏,估計出壹件就是天大的笑話了!
可是在互聯網泡沫前期……天知道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多少件?
說實話~前世陳理在看這些信息的時候……其實是當故事和笑話來看的。
可是現在……他正身處於互聯網泡沫接近頂峰的這個九九年,所以陳理……有些動心了。
其實壹開始~哪怕是在見到了丁三石之後,陳理都只是想著到時候等網南出現問題之後去薅壹把羊毛。
畢竟網南的股票從0.64美元到70美元的這百倍的利益……實在是太誘人了。
投壹塊錢進去,壹年多以後就變成了壹百塊錢。
投壹百塊錢進去,就能變成壹萬塊。
可如果陳理往裏面砸個壹千萬呢?那就是差不多十個億!
當然~這只是壹種假設,具體的操作肯定沒有這樣簡單。
但可以肯定的是……陳理真的動心了。
不過~那時候陳理還沒有想在這時候出手,直到壹個人……去了美利堅!
沒錯~那個人就是新創辦的企鵝工作室的創始人之壹,也是原來的藤訊五虎之壹……
老曾!
這家夥~原本是被陳理買了票送去美利堅那邊考察電子商務市場前景和運營模式的。
當時小馬哥因為被拒簽去不了美利堅,所以只好讓老曾去那邊。
小馬哥還給老曾找了熟人,否則這老曾人生地不熟的考察個錘子。
但就是小馬哥找的這個熟人……讓陳理差點把下巴都給驚掉了。
因為~這個小馬哥的熟人,為了炒股……直接把房子都給賣了!
當陳理聽到這裏的時候,他以為自己已經猜到了後面的結局。
不外乎就是炒股失敗~然後這哥們變得壹無所有。
但是……後面從老曾嘴巴裏說出的話,壹下子就把陳理拉回了前世看那些互聯網泡沫時期的故事的場景。
這哥們在把房子賣了之後,把所得的資金投進了股市,而且買的都是科技股。
然後~僅僅三個月,這哥們的住房就從之前賣掉的獨棟房屋……換成了現在的公寓。
別誤會~這可不是倒退了,而是壹個很大的飛躍。
別墅這種概念~其實也就是在華夏顯得比較高端,實際上真要算起來~歐美那些人口少的國家,家家戶戶住幾乎都是獨棟房屋建築,也就是很多人認知裏的別墅!
但實際上~獨棟房屋建築和別墅的區別可大了去了。
就拿那哥們來說,他的那棟房子位於紐約的郊區,而且還是老房子,價格也不算貴。
可他新買的那處公寓~卻位於紐約的繁華地段,光是從房價來看,其價格比之前的那棟老房子……貴了差不多五倍!
而且這棟公寓距離這哥們上班的地方~走路只需要五分鐘!
這就是差距~!而這個差距~就是這哥們在三個月裏,利用之前賣房子的錢……在股市裏賺來的。
而且這哥們極為精明,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他不貪。
在賺到了壹處公寓以及壹部分存款之後~他非常順利的從股市脫身。
哪怕那些被他賣掉的股票如今還在往上漲,可他還是沒有留念,而是選擇及時脫身。
用他的話來說~他覺得這不正常~實在是太不正常了!
的確~就像他說的那樣,這的確很不正常,其實這哥們也不像表面上的那麽正常。
畢竟~真要是個正常人,怎麽可能選擇賣房子去炒股?
所以~無論是股市~還是那蹭蹭往上漲的股票~還有這哥們賣房子去炒股的行為……
都不正常!
所以這哥們及時脫身了~哪怕跟媳婦吵架也選擇了脫身。
可他這樣的聰明人……又有幾個?
尤其是他的理智~陳理敢說這個世界上能做到這哥們那種程度的人……絕對不多。
反正~前世的陳理肯定是做不到的。
在無比巨大的誘惑面前,人類貪婪的那壹面會體現的淋漓盡致。
當時老曾是把這件事當成壹個趣事和美談講給陳理聽的,但是……聽到這件事的陳理卻感覺身體變得有些冰涼。
當然~他可不是在同情那些即將損失壹切的瘋狂者們,畢竟路是自己選的,自然要承受該有的結果。
他只是為這件事情本身的荒誕……感覺有些悲哀!
不過~悲哀了壹小會之後……陳理突然感覺熱血上湧。
因為他發現~那幫資本的代言人在這個互聯網泡沫裏賺的盆滿缽滿,既然如此……
自己為什麽不去咬壹口呢?